朱 彤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zhutong.png11111111111.png朱彤,男,1962年9月出生,江苏宜兴人。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3、1986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学士和环境化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德国伍珀塔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2016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2012-2017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因“对大气化学基础研究及对超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及气候影响评估的卓越贡献”,于2019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2020年8月获聘国务院参事。

朱彤长期开展大气化学及环境健康研究,取得了大气污染来源甄别、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评估等系列创新成果,主要包括:

● 突破污染物地气交换和区域输送通量测量技术,发现大气污染新来源、新机制;

● 揭示大气复合污染的非均相化学反应成因、阐明华北大气污染的区域输送过程,支撑大气污染治理;

●识别黑碳是危害健康的关键大气组分之一、发现大气污染危害生殖健康等新型不良影响。

在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美国医学会会刊JAM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4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交叉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环境科学中国高被引学者。

朱彤致力于将基础前沿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应用于解决我国重大环境问题。2005年他发起和组织了华北区域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国际合作实验CAREBEIJING,揭示了北京及华北空气污染形成机制,在国际期刊JGR和ACP上发表3期专刊,进而带领北大团队提出《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得到国务院批准采纳、在华北六省市实施,为保障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他提出和证明了京津冀冬季居民源通过区域输送对北京空气污染的重要贡献,2016年发表在PNAS上,据此提出控制居民散煤的建议,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实施。2019年他和学院宋宇教授在PNAS发表关于我国大气氨的环境效应论文,据此提出“我国应分区域制定精确氨减排计划”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科学支撑。


重要日期

网上注册截止日期

2023 年 07 月 14 日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

2023 年 06 月 15 日

报到日期及现场注册

2023 年 07 月 14 日

大会正式议程、会议展览

2023年07月15日至16日

网上论文投稿

个人代表注册

团队代表注册

');